搜索

中国历代乡村志编修探析——作者:王辉

江苏师范大学中国乡村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

  泱泱华夏自盘古开天地,中国的文字记录至今就有了六千年的历史。若论起方志之说,上朔于周代“邦国之志”、“四方之志”,由此延续到1865年以后,历史之页翻到春秋时期,诸侯争雄,遂出《郑志》、《齐乘》、《禹贡》、《山海经》等书,记载方域、地质、物产、山川之外,兼记贡赋、政治、形势、古迹、物怪等。接着孔子著《春秋》,后有汉司马迁《史记》传颂于天下。由此,我们可以把这些古代宝典称之为史书,也可称之为志书,史中有志,志中有史,这种天支地域之博越浩瀚,如同纷繁无尽之画卷,均不可以单一对错谬赞而论。上古时期,巫、史、文、地、医未曾分家。后来,史书虽较早独立出来,但仍旧包含了不少谶纬、地理方面的内容。正因如此,地方志在东汉之前一度偏向于历史,直到史、地分家之后,地方志才逐渐侧重于地理。

  司马迁年轻时,曾周游四方,记录各地风物人情,后来在他的《史记》中出现丰富的地理知识。这种风格,对班固也有所影响和启发,他在作《汉书》时,将部分地理内容给“挑”出来,分撰为《地理志》《艺文志》,为今后的方志提供了一个新的源头。

  在南宋嘉定、宝庆年间,有一部叫做《舆地纪胜》的志书诞生了,此书共200卷,可谓浩瀚,轰动朝廷,编撰者王象之。他在自序中评价这部书“以郡之因革,见于篇首,而诸邑次之,郡之风俗又次之,其它如山川之英华,人物之奇杰,吏治之循良,方言之异闻,故老之传说,与夫诗章文翰之关于风土者,皆附见焉。"后人称其详赡分明,体例谨严,考证核洽,并被誉为南宋全国性总志最善本。

  中国乡村志的编撰发展过程,不能不谈起中国的乡村,谈起古人对村庄的称呼。周之前如何称呼?我们不得而知,秦朝时称村为:邨墅;汉朝之后称为:村落、村鄙、村坊、村部、村井、村聚、村闾、村噇、村坞、村墟等,村的范围:多以寨、屯、庄、里、营、堡、楼、埠、墩、沟、坡、湾、铺、岗、桥、崖、山、集、店、窖、坝、亭、围、圩、庙、堂等,非常壮观。

  据考,乡村志初起于南朝梁吴均的《入东记》(已伕),也叫乡志。记载了王羲之曾于永和四年任吴兴太守,其间督课农桑,生养人口,开仓赈灾,重视教化,力除政弊,被湖州人奉为“贤太守”。历代筑有“三贤祠”“四贤堂”“五贤祠”“九贤祠”奉等事迹。

  在古代文人眼里,村庄虽是最小的基层符号,令人牵念和牵挂,割不断,理还乱。乡村,是国民文化最原始的情愫,是古代文人墨客、乡贤英杰把一生之所厮的乡魂乡愁以志书的形式记录下来,当作其一生的成果寄托传袭下来的祈盼,这种思念和祈盼久而常之,成为代而延徐的好风尚。

  到了诗词文化鼎期的宋代,乡村志书的编修已成为社会和民间鸿儒雅士的最爱,曾一度兴起修志潮。浙江海盐县学士常棠所撰的《澉水志》便是宋时乡志之一。到了明中期,江西乐平县西有一砚山村,这个村大多为徐姓人家,村里出了一位名士叫徐光润,编修了一部《砚山志》,当朝大名鼎鼎的翰林院编修杨守陈亲为之作序。

  明末清初时,曹火章编修《庉村志》,分有形胜、村舍、物产、风俗、公署、寺庙、墓域、仕籍、隐逸、卓行、贞节、祭祀等十五卷,该志仅存一部,现存国家版本馆。徐光润编《砚山志》翰林院编修杨守陈作序。中国乡村志的编纂进展到清朝阶段,其篇章、体例、装帧已趋于更加厚重和完美。

  光绪三十一年,清学部在兴办新学的同时,通令各地纂修乡土志,作为初等小学堂课本,并颁布了《乡土志例目》。就取材编修乡土志的目的有二:其一为各地修志筹集资料;其二作为蒙学教材,教育儿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。这是一种普及性的教材书,大部分由于时间关系,仓促呈报,简陋成书。

  清时期,江浙地区的乡村志发展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属于领先位置。就江苏而言,清翁澍纂康熙《具区志》、顾士琏等辑康熙《太仓新浏河志》被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之书。清董醇纂咸丰《甘棠小志》、陶煦纂光绪《周庄镇志》被《续修四库全书》收存。清张承先纂乾隆《南翔镇志》、董醇纂咸丰《甘棠小志》、沈葵纂咸丰《紫堤村志》被列入黄苇主编《中国地方志辞典》。

  《时村志》是清代名士冯道立编撰的一部乡志,是实实在在的手抄孤本。卷首《自序》字体呈现龙飞凤舞之势,共二十五卷,内卷笔法雅漾,端庄有力,睹者目光四溢,阅者如痴如醉,有一揽胜月之感,有赏心悦目之畅,叹为观止。

  清代乡村志,最著名的还是安徽池州村人郎遂所撰《杏花村志》,共十二卷,卷首为序文、题辞、凡例、征启、书目、姓氏。卷一为总图、分图、图序、像诗、图诗,杏花村图、小杜行春图等十五幅图画、图序、图诗,字体精工,雕刻精美。当代明清史学家谢国桢称赞该志“不但保存池阳的掌故,而且是一个艺术品"。卷二到卷十二列村中、村南、村北、村东、村西、人物、闺淑、仙释、题咏、词赋、宸翰、文章、户牒、族系、传奇、杂记十六个子目。卷末为书后、后序跋。村中、村南、村北、村东、村西五个子目下分别记述名胜、建置、古迹、丘墓;题咏、词赋收录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浏览留下的诗词文章。志中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资料,如记载安徽古老稀有剧种贵池“傩戏”,描述四乡傩队的表演活动,演员的身份、年龄、饰演的角色、服装、表演,甚至记述天气好坏对演出的影响等。志中还搜录古剧本和宋代考试制度等古代文化资料,如杂记收录一则传奇剧本,记述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游览杏花村的故事。族系目记载郎氏家族世系,记录乡村名族的发展和演义。世人誉为此志“开编纂村志之先河",为唯一入选《四库全书》的村志,国家图书馆、上海图书馆、天一阁有藏。

  民国时期的乡村志,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。清朝被灭之后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。民国初年,各地开始编修乡村志,很多地方叫做乡土志,包括乡土教材书,体例大多延续晚清时期的风格,有部分学生和乡贤儒学由于接受了先进文化和革命思想的洗礼,开始出现编撰乡土志在表现形式、体例上的不同变化,内容详略有别,取材范围和世界观在遵循着相对统一规定的同时,由此诞生了一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。由于该时期社会变动较大,因此,这批乡土志对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地方史研究尤显重要;对于研究该阶段小学教育,乡土志更是不容忽视的内容。以江苏省为例,对该地区乡土志编纂情况进行简单探析。

  整体上讲,民国时期乡土志的编修工作体系是复杂的,有时候出现上无继承、下无发展的尴尬状况。然而到了民国中后期,这个阶段的文化、历史、哲学、教育、科技包括地方志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猛进的发展。特别是江苏省,尽管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,但乱世出英雄,体现出了社会思想及人才进步的巨大变化。因此,出现了大量官办或鸿儒大家编撰的乡土志和村公所志,同时也问世了很多专列小志,如山志、河道志、寺庙志、岛屿志、街巷志、堡志、港口志、镇志等等。民国时期乡土志的体例,现有的研究一般将其分为简志体、章节体、课目体、韵语体。实际上,每个地区的乡土教材体例远不止这四种,还应该增辟为图说体和混合体二种,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。

  古代江苏乡村志的发展起源较早、数量多、佳作多和理论资源丰富,突出成就主要原因有二:一是由于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比较发达。清洪亮吉曰“天地之气自西北日趋东南,…秦汉以来,…东南则不然。即如汉会稽一郡今分作五布政司,东冶一县今分作二布政司,甚至鄞县回浦一乡今亦分作大府六七。盖天地之气所趋,则人民、户口、城郭、镇堡之兴替,视之有不期然而然者”。又举一例,江苏《黎里志》编修成功之处在于“黎里为吴江县一镇。今其土壤之富庶、民居之稠密,于西北可比大县,于东南则中下县或有不及焉。民居户籍既繁,则风气亦日开,文采亦日盛”;二是由于江苏热爱和重视乡土文化的学者型乡贤众多。当代学者称清乾嘉年间武进、阳湖两县文人群体参加各地修志的文人就达五、六百之多。这些文人群居乡镇,必然会带来乡镇文化活动的繁荣,其中包括了乡镇志的大量编纂。

  谈起古代江苏乡土志,不能不说大名鼎鼎的王培棠编撰的《江苏省乡土志》。王培棠安徽江南人士,常年在苏沪讲学,一生研究江苏的乡土地理及风物民情,他把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,旨在帮助自己和学员记忆和参考。《江苏省乡土志》共分为二十章,研究范围以江苏全省之人文地理为经纬,旁及政治、军事、财政,建设、教育、学术、技艺之变迁与现状。编制仿普通志书之格式,分章节以醒眉目。内容分别为二十章:江苏省乡土志之意义及其研究,沿革,疆域,人口,地势,天时,富源,实业,交通,建设,教育,政治,财政,军事,民生,民风,学艺,人物,都邑,名胜古迹。书末附录有:灌云县成立之动机及其经过;熊烈士成基小传;江宁实验县概况;江苏省政府26年度行政计划大纲;江苏省民族英雄史迹一览表;等等。该志的原材料取自于各县志及年鉴或刊物报章,小部分来源至实地调查采访。搜罗宏富,资料翔实,记述精审。其于沿革、疆域、人口,天时、地势诸端,力求曲尽原委;民生、民风、学艺、人物诸端,力求切中事情;而于物产、教育、交通、建设、政治、军事诸端,尤复旁搜博引,不厌求祥。是志编成后在当时影响较大,脱梓未愈月,索阅者惟恐或后,各杂志报章争相转载以为荣。

  民国时期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还有《双阳县乡土志》,这是1915年出版的东北地区的一部乡土志,编修是吉人。袁国钧修、杨世桢等人编纂的《徐州府铜山县乡土志》,详细记录了徐州府铜山县当地的历史、地理、风俗、人物、文教、物产等,是广大青少年、海外游子了解家乡、热爱家乡、传承历史文明、建设美好家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志书。民国二十八年,云南省昆明县姚安人由云龙赋闲时编修了一部著名的《高峣志》,该志共分上下两大卷,卷上有名称、区域户口、形势、气候、雨量、风向、天文、物产、交通、学校、寺宇、名胜十二章,卷下有史实、艺文、人物、轶事四章。其中物产、寺宇、人物最有特色。

  纵观民国乡村志,篇章记录体现出了先进的政治意思形态,倚重于民情风物、人物传记,装帧朴实。但总体量小如账簿,优品不多,大都已佚,珍品留藏亦不多见。有关中国乡村志的收集和收藏,国内图书馆、博物馆及高校研究部门所收藏品不甚完整,也没有系列。据一九八五年中华书局出版的《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》记载,仅有约五百种乡土志被收录,近总条目的十六分之一。国家图书馆现藏各地乡土志(风土志)二百五十余种,以抄本及稿本居多,兼有石印及铅印等各种版本。笔者近期作了一个统计,仅民国时期的乡土志就有785种,江苏师范大学中国乡村志文化研究中心藏有381种,虽然不全,弥足珍贵。中国乡村志文化的发展史自中华民国起,由此上朔到1865年前,可谓是历史厚重。三万里乡愁奔流到海不复回,两千年村志文脉庚续天地长。中国乡村志文化的发展历史,值得我们去研究探析,且迫在眉睫。

  如今适逢盛世,政通人和,家国兴旺,编撰镇村志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规划工程,随着人口体制和城镇一体化进展,中国的乡村已渐渐消失,紧要关头,抓住村魂,根据不同村镇街巷情况,吸取古代编撰人的经验和博学精神,以历史为依据,提高编撰水平,体现特色乡村志文化,弘扬传统村根特色文化。关于乡村志文化研究,关于编撰乡村志,对每个国人来说都很难断舍离。春天里乡愁的风,很温暖,我们要顺应新时代拥抱春天的风,去奔跑,为乡村志的发展,去奉献。

  中国的村庄,由生到兴,由兴到旺,如同汪洋大海里的沙,聚沙成塔,成为了最根本的元素,凝聚历代人久久不灭的情愫,这情愫,像远方的灯塔,明亮时,照耀着心,昏暗时,也牵挂着心。但愿中国乡村志文化更源远流长,璀璨光芒。

      来源:徐州山水 于克男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