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春节的由来与习俗

王乔

  去年,12月22日,联合国第78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春节(农历新年)定为联合国节假日。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,这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。2006年,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春节,象征着春天的开始,饱含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希冀。

  一、春节的由来

  春节的起源,还在从元旦说起,有它的历史文化沿革。元旦在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,“元”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。“旦”是一个象形字,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。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就有“旦”的象形字了。

  “元旦”一词,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《介雅》诗:“四气新元旦,万寿初今朝。”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》卷一“正月”条目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,俗称新年。一岁岁序,此为之首。”元旦,《书.舜典》中叫“元日”,汉代崔瑗《三子钗铭》中叫“元正”;晋化庾阐《扬都赋》中称作“元辰”;北齐时的一篇《元会大享歌皇夏辞》中呼为“元春”;唐德宗李适《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》诗中谓之“元朔”。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(农历、阴历)正月初一。

  据《史记》记载,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。夏代在正月初一,商代在十二月初一,周代在十一月初一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。汉武帝太初元年时,司马迁创立了“太初历”,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,和夏代规定一样,故称之“夏历”,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。中华民国建立,孙中山为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;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定正月初一(元旦)为春节,而以西历(公历)1月1日为新年。

  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“公元纪年法”,将农历初一称“春节”,将公历1月1日定为“元旦”。春节,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,是一年的第一天,俗称“过年”,从腊八节到元宵节都叫过年。

  (一)春节源于腊祭。春节源于原始社会合祀众神的“腊祭”。据考证,在神农氏、尧舜时代就有庆岁首迎新春的活动。人们在岁末用一年的收获来报祭祖先、众神并祀来年丰稔,称“腊”。《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》“春节”条说“关于春节的由来,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,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,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。”段宝林先生在《中国古代的狂欢节——春节、蜡祭和傩》中载:“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,己有四、五千年的历史,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。”

  (二)春节源于巫术仪式。《中华文化讲座丛书》第二集《中国的春节》中载:“从春节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看,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,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,巫术的具体表现。所谓巫术仪式,就是原始人相信,通过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。”随着,我国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各民族的生活风俗不同,其春节来源各有不同等。

  二、春节的习俗

  (一)说起“年”来,还有一段传说:相传远古时期,有一种头上生有触角,异常凶猛的野兽叫“年”,每到寒冷将尽,新春来临之际,它就要出来掠食伤人。因为“年”害怕响声和红色,人们聚集在起,燃起篝火,每家门口挂上深红色的桃木板,果然“年”被赶跑了。后来,人们用红纸取代“桃符”,发明了爆竹,年三十家家户户放鞭炮的习俗由此而来。“年”被吓跑后的正月初一天一亮,人们便相互祝贺,这“年”一直沿袭下来的元旦(正月初一),俗称“过年。”

  还有与夸父追日的传说。古代有一位叫夸父的人,他非常有力量,希望能够追上太阳。他追逐太阳数千里,最终由于过度劳累而死。为纪念夸父的勇敢和奋斗精神,人们将夸父叫作“年。每逢农历年末,人们用年的形象来驱赶问题和不幸,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好运。

  (二)中国过年的习俗历史悠久,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己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形式。如买年货、扫尘、贴年红、吃年夜饭、押岁钱、守岁、拜年、拜岁、舞龙舞狮、赏花灯、拜神祭祖、祈福禳灾、游神、押舟、庙会、游锣鼓、游标旗、上灯酒等,传统的节日仪式、习俗活动,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,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历史底蕴。

  年前习俗。忙年,腊月二十三,称为“小年,”帝王家举行祭天大典,民间扫尘、祭灶神等。扫尘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。”祭灶神,郑玄注《礼记·记法》载:“腊月二十四夜,祀灶,谓灶神翌日上天,白一岁事,故先一日祀之。”腊月二十五做豆腐。接玉皇,天帝玉皇于农历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,查察人间善恶,家家祭之以祈福,称为“接玉皇。”腊月二十六割年肉。腊月二十七,洗疚疾。腊月二十八,打糕蒸馍贴花花。除夕,拜神祭祖,摆上菜肴,倒上美酒,举行祭祀祖先仪式。贴年红即贴春联、门神、年画、福字等,称为“贴年红。”过年吃年夜饭,先拜神祭祖,然后开饭。压岁钱,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。守岁,通霄守夜,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

  节期习俗。正月初一,元日子时交年时刻,鞭炮齐响,辞旧岁,迎新年。拜岁,初一早上,奉祀斋菜拜祭“岁神。”斋日,早上必须吃素斋。聚财,初一不能动扫帚,不能倒垃圾。初二开斋日、姑爷节。拜年,亲朋好友,互相拜年。初三,烧门神纸,禁口。古载,初三日,小年期,不扫地,不乞火,不汲水,与岁朝同。初四,《岁占》载:“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,故称羊日。”初五,迎财神,民间传说,财神即五路神。所谓五路,指东西南北中,意为出门五路,皆可得财。初六又称子日,在这一天要送穷。开市大吉,是大小商家“开市”的日子。初七,人日,亦称“人胜节,”传说女娲初创世,在初一至初六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汉朝开始便有人日节俗,魏晋开始重视。初八,开工日、谷日、年例、游神赛会。初九,“拜天公。”明代黄道周《月令明义》载:“正月初一日,天神地祗朝三清玉帝;初九日,玉皇大帝圣诞。”初十,开灯,灯酒宴。正月十一,子好婿日。正月十二,搭灯棚、做斋头、做醮、标炮。正月十三,舞狮、飘色、游神、庙会。正月十四,试花灯、游神、庙会、送蛴蟆,喝亮眼汤等。正月十五(元宵节),赏灯、游神、游灯、押舟、放烟花,吃汤圆,演社火等。除汉族外,少数民族春节习俗,更加丰富多彩,各地区略有差异。同时,“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”自1983年的“春晚”至今,多种艺术形式的呈现把观众带入了“普天同庆,盛世欢歌”的狂欢节日氛围之中。

  三、古籍中的华夏新春

  王安石《元日》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

  古代人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呢?

  南宋戴复古的《除夜》中写道:

  扫除茅舍涤尘嚣,

  一柱清香拜九霄。

  万物迎春迎残腊,

  一年结局在今宵。

  生盆火烈轰鸣竹,

  守岁筵开听颂椒。

  野客预知农事好,

  三冬瑞雪未全消。

  中国人向来强调知恩感恩,慎终追远,早在汉代祭祖就成为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。唐代白居易的《三年除夜》诗中描写了祭祖的场景:

  晰晰燎火光,

  氲氲腊酒香。

  嗤嗤童雅戏,

  迢迢岁夜长。

  堂上书帐前,

  长幼合成行。

  以我年最长,

  次第来称觞。

  七十期渐近,

  万缘心己忘。

  不唯少欢乐,

  兼已无恶伤。

  素屏应居士,

  青衣侍孟光。

  夫妻老相对,

  各坐一绳床。

  随着中国文化影响日益扩大,春节己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庆典,中国的春节庆典与年节礼俗,将以十串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绽放异彩,以强有力的民族文化自信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  (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)

扫一扫分享本页